一名基层医生的自述
前几天和一位村医朋友闲聊的时候,我明显能从她的言谈话语间察觉到,她的日子过得着实艰难,而且对自己未来的出路忧心忡忡。她很担心在未来十年里,村卫生室会不会就不存在了,而自己往后又该往哪儿走呢?
虽然我自己心里也有点没底,但还是安慰她说:“你这有点过于担心啦,只要存在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村卫生室和村医就不可能消失的。”
我接着又说:“往好的方面想呀,就算若干年后,针对基层医疗的国家政策有了变化,不再设置村卫生室和村医了,那符合条件的村医也不会被丢下不管的,会被并入到乡镇卫生院去工作。到那个时候,就算身份变成了乡镇卫生院下派到村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服务模式虽然变了,可待遇说不定还能改善呢,工作还是照样干,其实也挺好的呀。”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实际上,村卫生室确实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乡镇卫生院的数量在 2017 年的时候是 3.66 万个,到了 2023 年就减少到了 3.4 万个;村卫生室的数量同样是从 2017 年的 63.21 万个下降到了 2023 年的 58.3 万个。还有数据显示,原本有上百万的村医,现在也就只剩下大概 70 来万了。
我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医生,也是从村医一步步走过来的,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方面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经过一番梳理,我总结出了村卫生室和村医数量减少的三大原因以及可能的三大出路,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1.合村并镇,新农村建设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并推行合村并镇政策的进程中,众多村卫生室经历了整合,逐步演变为一村仅设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的格局。这种整合现象直接致使村卫生室的数量大幅削减,实际上这属于一种合并行为。
与此同时,由于合并举措的实施,再加上上级卫生部门持续提升对村医的准入门槛,不少无证村医被迫退出,无奈地离开了他们坚守多年的工作岗位,转而选择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外出务工以谋求生计。
新农村建设中的合村并镇政策无疑是意义深远的善举,然而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改革过程中的 “不适与动荡”,这使得一部分人失去了继续行医的机会。面对这种大势,人们也没有理由抱怨,唯有全力以赴提升自身的专业资质与能力,才有可能在变革浪潮中实现逆袭,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2.农民工打工潮下,出现空心村
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恰好是国家与政府决心推行新农村改造建设的关键原因之一。特别是近些年来,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如潮水般涌入城市,他们在城市建设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乡村里仅剩下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因人口大规模地向外迁移,村里的常住人口呈现出逐年递减的态势。并且,随着当下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几乎各个家庭都倾向于在城区购置房产定居下来。那些暂时还未购置房产的,甚至不惜通过租赁房屋的方式,只为让孩子能够在城市里接受教育,他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 “起跑线” 上就落后于人。
长此以往,在全国范围内,众多空心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自然而然地,便产生了村里没有村卫生室,进而沦为 “空白村” 的难堪境遇。空心村现象会对农村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如何改善空心村现象以促进农村发展?国家对空心村有哪些政策支持?
3.待遇低,留不住人才
尽管国家与地方政府在基层卫生方面的扶持力度逐年递增,然而,由于村医所面临的待遇较为低下、半医半农的身份界定模糊不清,再加上养老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致使众多具备高学历、持有执业证或者拥有一技之长的村医,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村医这份工作,转而跳槽至就业环境更为优越之处。
此外,还有一小部分村医,鉴于其收入颇为微薄,难以承担家庭的各项开支,出于养家糊口的迫切需求,不得不忍痛舍弃村医的职业,投身于商业经营或者外出打工的行列之中。
总体而言,以上这些均是造成村卫生室与村医数量减少的根本性因素。当然,引发这一结果的缘由还有许多,在此便不再逐一列举说明了。那么,村卫生室与村医的未来发展方向究竟在何方?又存在哪些可行的出路呢?
笔者依据身边人的成功范例,归纳出了以下三条主要的出路,可供广大村医朋友们予以参考抉择。国家在改善村医待遇和工作环境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村卫生室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如何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提高村医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笔者结合身边人的成功经验,总结了以下三大出路,可供广大村医朋友们选择。
1.开办个体诊所
毫无疑问,身为基层村医,若能始终秉持初心,坚定不移地坚守在村医岗位上,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那自然是最为理想的状况。
倘若内心萌生出了别样的念头,且自身持有执业医师执业证书,并且已连续从事相关工作达五年及以上,那么便可以申请注册一家个体诊所。如此一来,便能充分施展自身的专业优势,更为出色地为众多病患提供医疗服务。
尽管脱离了村卫生室的工作环境,但归根结底同样是在为普通百姓患者贡献力量,仅仅是工作岗位有所差异罢了,依旧能够达成自身的人生价值与追求。
2.康养结合服务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与之相呼应的是,患有慢性病等疾病的人群数量也在逐年递增,正因如此,康复医疗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康复需求的总人数已然超过了 4.6 亿人,这其中涵盖了超过 4500 万失能失智的老年人群体、超过 7000 万的残疾人群体以及将近 3 亿的慢性病患者。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那些有想法、有抱负的村医,不妨考虑前往康养结合机构,投身于医养结合的服务工作当中。可以预见到的是,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康养结合必然会成为基层农村医疗卫生领域极为关键的一大需求,也是一项意义非凡的重大民生工程。毕竟,日后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人群必定会持续增多,村医若能在其中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必能从中收获强烈的存在感以及满满的成就感。
如何提升基层村医在康养结合机构的职业认同感?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发展前景如何?哪些政策支持有助于推动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
3.开展中医药服务
针对那些对中医事业满怀热忱的村医而言,较为适宜的做法是努力考取师承确有专长中医资格证书,如此一来,便能光明正大地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进而为更多饱受疑难杂症困扰的患者排忧解难。
在笔者看来,在国家与政府全力推动中医药蓬勃发展的宏大背景之下,在未来的数年时光里,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必将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展现出焕然一新的繁荣景象。
内科与中医科相互融合的大趋势,势必会成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模式的主导潮流。医养结合、康养结合以及未病先防,秉持着预防胜于治疗、防患于未然的理念,才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广大老百姓内心真正的需求所在。
事实上,即便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村卫生室与村医不复存在了,基层医生依然能够拥有诸多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只要医疗市场存在需求,基层医生就必然会拥有相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是金子,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考取师承确有专长中医资格证书的流程是怎样的?如何看待基层医生在未来医疗市场中的发展前景?中医在慢性病康复治疗方面有哪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