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会!基层开办诊所,彻底放开了

图片

图片

基层开办诊所,彻底放开了!


1

卫健委明确

基层诊所全面放开

在基层开诊所,是很多乡村医生选择的另一条出路。

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卫生健康设施专项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社会办医和基层开诊所作出了多项政策支持,同时,也为基层医生执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图片

《规划》明确,为夯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功能,就近为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卫生健康服务,鼓励发展各类医生集团和特色诊所,并出台10条支持政策:


1、家庭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诊所、门诊部及其他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参与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2、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服务设施:支持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


3、区级层面鼓励社会力量建设护理院,社区层面加强社区护理中心和护理站建设;支持康复医院和社会办康复医院发展。


4、发展高水平社会办医:规范民营医院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短缺专科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5、深入专科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社会办医品牌;以“名医、名术”为核心,鼓励发展各类医生集团和特色诊所。


6、发展互联网诊疗和远程医疗服务,建立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拓展医疗机构服务空间。


7、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开展对所在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业务支持与指导。


8、健全转诊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强化家庭医生的健康守门人作用,建立社区首诊和梯度就医模式。


9、以家庭医生为基础,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完善慢性病防治网络。


10、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数字底座建设。加快智能康复护理设备应用,开展互联网社区卫生服务。

此外,该《规划》着重提到,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符合条件的诊所,纳入可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医疗机构范围。

以及鼓励符合条件的诊所、门诊部及其他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参与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由此推测,基层社会办医和开诊所,很可能就是上海未来10年的重点扶持方向。

2

开办各类诊所,

需要什么条件?

基层开诊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前年,国家卫健委就发布了《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让基层医生开诊所的限制大大放开!

图片

国家明确,诊所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可以执业。

诊所的诊疗科目,应当与注册于该诊所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相一致。目前各类诊所准入的最低条件如下:

01

普通诊所


每一诊疗科目下至少有1名医师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满五年。

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设医技科室的,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02


口腔诊所


至少设口腔综合治疗台1台

至少有1名医师取得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满五年。

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03


中医(综合)诊所


中医(综合)诊所是指以提供中医药门诊诊断和治疗为主的诊所,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85%。

个人设置中医(综合)诊所的,须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满五年。

单位设置中医(综合)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人应当符合上述要求。

可聘用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经注册依法执业的医师执业。

04


中西医结合诊所


中西医结合诊所是指使用中西医两种方法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诊所,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60%。

个人设置中西医结合诊所的,须取得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满五年。

单位设置中西医结合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人应当符合上述要求。

可聘用以下三类医师执业: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经注册依法执业的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在执业活动中可以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中医药技术方法的西医医师。

3

基层医疗开始转型

乡村医生的两大出路

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除了本次上海市,各地也都出台了诊所支持政策,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诊所备案制改革。

常宁市为例,近期,当地进行诊所改革,通过“备案制” ,开启诊所管理新模式。

图片


将普通诊所、口腔诊所、医疗美容诊所、中医(综合)诊所、中西医结合诊所全部纳入备案制管理范围,对此前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诊所,直接予以备案,并换发新的《诊所备案凭证》,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新增诊所备案8家。

备案制本意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这意味着,基层医生开办诊所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放开。

随着诊所数量的增加,那么对于当前村卫生室的功能和发展,势必也会带来调整和变化,

目前来看,国家对村级医疗机构的规划,越来越清晰,村卫生室将逐渐分化成两个方向:

一是村卫生室实行“乡村一体化”,纳入县域医共体管理.

随着乡村一体化政策的展开,很多地方明确,村卫生室由乡镇(街道)政府举办,人员由属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派。

村卫生室成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支服务点,乡村医生也从个体户转为“乡聘村用”,其身份正式转变为卫生院职工。

二是让卫生室向诊所转型,个体经营、自负盈亏。

《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备案制在全国范围内的铺开。将诊所执业登记由审批改为备案,无疑意味着乡村医生在村里开诊所的门槛降低了。

与村卫生室不同的是,诊所不能承担公卫任务,但可以开展诊疗活动,收取诊疗费用和药品差价。

目前,一些村医对“重公卫轻医疗”的现状有所怨言,认为公卫任务重、补助发放不到位,因此不妨顺势而为,转向个体诊所,同样能实现悬壶济世的愿望。

所以,广大的乡村医生,请准备好迎接挑战吧!

一方面,村医可以与新人才竞争,应聘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成为有编村医;另一方面,趁着诊所备案制放开,也可早日开办诊所,实现财务自由。

无论哪一条出路,都需要大家积极进取、顺应时代发展,尽快考取相关资质,寻找自己职业发展新出路。

素材来源:上海市卫健委官网、常宁市人民政府官网等

滚动至顶部